后江翡翠场区的特点不止色料,原来还有它?

后江场区也是很重要的翡翠场口之一,很多赌石玩家对后江料情有独钟,因为它盛产小色料,今天就来跟大家详细聊聊后江场区。


  后江场区有新后江跟老后江的区分,但是到现在市场上的老后江料几乎没有了,常见的就只有新后江的原石。总体而言,后江场区的原石属于次生型冲积,主要的玉石种类是水石和半山半水石。料子的个头一般都比较小,都是在几两到几公斤的,几乎不出大料,皮壳的类型也比较丰富,皮壳的表层通常也会有蜡皮,有红黄黑等种种颜色。

20210222091446954.png



  后江的翡翠原石种质一般都比较好,色也高,盛产小色料,但是细裂比较多。在后江的多种皮壳中,白蜡皮壳的种质算是最好的,尤其是水翻砂非常受光,起货效果非常好。后江场区的翡翠原石原先也有一些种老色辣的,只是开采到现在流通在市场上的后江的原石色都比较淡,但是如果种够老的话,在进行抛光以后色就会变得深一点,翡翠行内就把后江的这种特性称为翻色。

20210222091509661.png



  后江料子的这种“翻色”特性十分受翡翠玩家们的喜爱,因为翻色的最重要功能就是“见色涨三分”,就是说在原石上看颜色是7分色,但是起货之后颜色就可以变浓成为10分色。所以在购买后江场区原石的时候,要“买淡不买浓”,因为如果买了色足的原石,起货之后颜色会变得更加浓更加深,色就会变得比较阴暗失去光彩,反而不好看了。


  目前现在翡翠市场上最多见的就是新后江的料子了,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皮壳稍微厚点,水头很足。个头有大有小,一般在几百克到几公斤以内的,也够手镯位的。打灯看的话,大多数的反射光都是泛白,说明这些新后江的料子大多数切开都是偏白的肉质,有底色的都比较少。偶尔在后江料子里也会切到一些在白底的基础上淡淡的紫罗兰,它的种相对来说比较嫩,但是抛光后还是起货的,不会让人觉得很木。

20210222091529379.png



  后江场区中还有一个翡翠场口比较有意思,那就是雷打场口,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有一个显著的特征,那就是它常常会与水沫子相伴生。在地表上开采的话,人们经常发现它们两者会共生一处,而且两者的品质是呈互补的关系的,也就是说,当其中的翡翠质地很差,水头非常干的时候,另一部分的水沫子就会非常致密通透,水头也非常的足。所以,雷打场口的翡翠原石虽然出奇的差,但是水沫子却是出奇的好。

20210222091602457.png



  后江场口的水沫子结构都非常的细腻,密度也比其它场口的明显偏高,甚至通透得让人难以置信。如果给它打光的话,居然能够穿透数十厘米厚的玉料,这在以往的水沫子中是绝无仅有的。

20210222091618536.png



  并且用后江场口的水沫子制作的首饰件,效果都是特别好的,手镯会出现荧光,戒面会出现猫眼效应,所以这些年来后江水沫子饰品,因为物美价廉得到了一批消费者的喜爱,在翡翠日益珍稀的环境下,也许后江的水沫子市场会有上升的趋势。